导航
官方微信
高阶思维赋能课堂
区域联动共促革新
为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4月23日,由成都师范学院与蒲大勇名师鼎兴工作室主办、温江区教科院附属中学承办的"高阶思维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顺利举行。活动通过同课异构观摩、专家评课研讨、专题讲座等多元化形式。
一
同课异构展风采 深耕课堂促提升
上午的活动以两场"同课异构"教学实践拉开帷幕。
在八年级课堂教学中,区教科院附中凌燕老师与德阳中学韦德华老师围绕《平行四边形性质》展开同课异构。
凌燕老师以"观察—猜想—验证—证明"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应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问题;
韦德华老师依据教材,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阶梯式探究,充分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在七年级课堂教学中,区教科院附中王禹老师与南充市嘉陵江区数学教研员朱蓉华老师课堂精彩纷呈。
王禹老师以"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作为引入,带领学生通过"变量发现—关系描述—模型初建"三环节,将变量与常量渗透于生活情境,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实验,通过探索弹簧长度与砝码的关系加深对变量的理解。
朱蓉华老师另辟蹊径,以"年龄与身高"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延伸探讨社会热点中的变量关系,突显数学应用价值。
二
评课研讨启深思 专家引领明方向
下午的评课环节中,刘健蓉老师针对上午的《平行四边形性质》课程进行深度剖析,强调"高阶思维培养需立足三层次:知识结构化、思想可视化、认知迁移化",特别点赞凌燕老师课堂中"猜想—验证—证明"的思维闭环设计,同时也肯定了韦老师的教学设计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陈碧英老师则从新课标落实角度,指出"变量教学应强化真实问题驱动",以王禹、朱蓉华老师的课例为范本,提出"情境真实性、任务挑战性、思维外显性"的三维评价标准。
专题报告环节,由宜宾市长宁县教培中心罗友彬主任作《高阶思维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变革》主旨讲座。系统阐释"四阶思维培养模型":基础层侧重概念理解,发展层聚焦逻辑推理,拓展层强调创新应用,超越层注重批判评价。
活动压轴环节由成都师范学院教授蒲大勇教授带来《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活动设计与开展》专题分享。结合其主持的省级名师工作室经验,提出"三维立体送教"模式:纵向建立"高校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三级联动机制,横向打造"诊断式送教""主题式研修""项目式跟岗"三大载体,深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支持系统。特别分享的"乡村教师思维训练微课包""跨区域同课异构云平台"等实践成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研讨会通过课堂实践与理论研讨的深度融合,为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提供了区域性示范。据悉,主办方后续将组建"高阶思维教学研究共同体",持续开展课例研发、资源共建等活动,助力我省初中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 2023(ghxczx.wjj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