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馨家课堂”第六期第二课,我是教科院附中的杨婷玉老师。很高兴又与各位家长相约于馨家课堂,通过上节课的讲解,大家对内在安全感、伪安全感和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本书的核心重点:如何培养安全感。
01.缺乏安全感的父母
本书里最核心的一句话:先处理好父母自己的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往往是因为父母缺乏安全感。那父母怎么才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哪方面缺乏安全感,以及应该怎样去修补呢?在职场中,我们会看到在同样的同事关系下,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领导,他们的感受和评价会不一样。当有这个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会反过来检视自己,思考这跟我们的成长过程有什么关系。因为很多人把跟父母的关系(尤其是跟父亲的关系)带到职场里面来,投射到自己跟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当中。所以,如果要检查自己是否缺乏安全感,其中有一条就是看自己愿不愿意信任别人,以及被别人信任。书里有一句话:“缺乏安全感的人,其实他很渴望能够信任别人,但又总觉得所有人都是不可信的,所以他反而把所有能够靠近他和帮助他的人推得很远。”通过检视自己的安全感,我们可以看一看,当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一个放松和安全的表达对象,这是其中之一。
如果父母缺乏安全感,他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会用哪些方法呢?
第一类,控制型父母,他会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真的就像在监控孩子一样。可父母觉得“这是为了你好,为了你的安全”。这是一类情况。
第二类,完美主义父母。父母会觉得孩子的每一步都一定要按照最佳的状态去发展,不允许孩子犯错,害怕孩子去探索。给到孩子的限制越多,其实孩子越不安全。
第三类是焦虑型父母。他其实想要跟别人建立信任关系,可是在童年的成长过程里,他和父母的依恋关系属于焦虑-控制型或者混乱型,他不知道怎么跟人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关系,他就会把这个状态带到与孩子的相处里来。作者提到一个个案,在二十多年前,当时大家可能会关注到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有很多人逃婚,女孩子们在已经订婚、马上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她们逃跑了。那这些女孩子往往会重复一句话,就是:“我小时候经常听我妈妈说,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顺着这句话来看,我们看到的是母亲自己的伤痛,也就是她曾经在她的婚姻关系里受到了伤害。当她没有办法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亲密关系时,她一方面想保护孩子,因为孩子是个女孩,不想让女儿重复她的悲剧;但是另外一方面,她的表达本身其实带给孩子更大的不安全感,孩子开始不相信情感,一直在逃跑。所以过度地控制,追求完美,以及拥有过度负面和消极的价值观,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有的人觉得我一定要足够强势,我要把自己全身的刺都竖起来,并且我要教给孩子,让他也以带着敌意的方式去面对别人。父母觉得这样可能会保护孩子,可是事实上孩子的感受是整个世界都是不安全的。
02.内在安全感模型(由内到外)
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图,叫“林紫内在安全感模型”。人最内在的东西是“内在安全感(自性圆满)”,有了这个以后,我们才会有“家族无意识”,再外面是“依恋关系”,再外面是“生活事件”,也就是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最后一层是“集体无意识”。那这个模型在我们心里到底是怎么发生作用的?
关于内在安全感,如果用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词来讲,就是内在的安定。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面对各种不确定,那能够让我们过好这一生的东西,往往不是我们一直在追逐的幸福,而是内在的安定力量。人生要从这个内在的安定力量出发,慢慢去完成整个生命的建设、人格的发展,那这个原初的力量从何处来?他首先要面对的是家族。我们每个人以生命的样貌出现在世界上时,他所面对的第一份关系就是家庭关系,这个家庭关系还不仅仅是父母之间的。
书里举了一个案例,这个人的家庭关系对他的影响其实来自他的曾祖父母,那一代人结下的内心创伤没有被解决,转移到了现在这一代人的身上。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作“无意识”,就是说可能我们平时没有觉察,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景下,它会发生作用。
那在这里用到的“家族无意识”,是我们要去检视自己在家族当中的情感关系。它有可能不是现在看到的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而是更早的情况。如果我们能找到那个部分,对于这个部分,假如我们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觉察,就会看到内在安全感是不是被滋养和保护的,这是要去检视的部分。
透过家族无意识之后,我们就会进入简单的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母子或者母女关系。孩子也有可能不是母亲亲自抚养,但孩子总会有一个重要的抚养人。在最早期的0~3岁的状态下,抚养人是不是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的滋养?书里提到了依恋的几种不同模式,我们只有建立了安全型的依恋模式,孩子才可以去面对生活里各种不确定的事件。
安全依恋模式就是“他跟你在一起的时候很开心、很愉快,他短暂地离开你,他也是可以独立的、可以接受的,只要你告诉他说我什么时候会回来”?他可以接受“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他在我跟前是爱我的,他暂时离开,我也相信他还是会回来”。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就会有这样的情况:1.焦虑型依恋。当爸爸妈妈在的时候,有一类孩子会很黏人,只要爸爸妈妈稍微一转身,他就非常焦虑不安,就会哭。2.回避型依恋。不管爸爸妈妈在不在身边,他看上去都一样,他和父母之间没有亲密感,很漠然,没有亲密的互动。再有一种最混乱的状态是,3.混乱型依恋。爸爸妈妈靠近他的时候,他会逃跑,看上去是不想要爸爸妈妈,但是爸爸妈妈一转身,他立刻就找,躲在后面悄悄地看爸爸妈妈到底还要不要他。如果孩子带着这种依恋关系,进入到自己亲密关系的建设里,那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一方面想要从对方那边得到爱,另一方面他用到的方法是把对方推开。
那为什么一个孩子会出现这么多奇怪的依恋方式呢?这就跟刚才说的不安全型父母有关。父母在养育的过程里,如果他之前没有足够的知识,那在不经意间,在他以为是爱孩子的时候,实际上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比如说有的父母会开玩笑说“把你送人,你不听话就别跟我走了,你就跟别人走吧”,就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孩子的内在安全感可能就会被破坏,就会觉得自己随时都会被遗弃。有的父母会觉得“我不就这样说说嘛,开玩笑”,但是在孩子眼里,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再比如说,很多父母自己的情绪管理出现了问题。当他爱孩子的时候,就是爱到骨子里;当他情绪失控的时候,他就觉得恨,恨孩子恨到骨子里,还会觉得“我为什么生了你”。那对孩子来讲,他就好像在父母的情绪中冲浪,孩子的内心也就会感觉到很不安。
本书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她碰到过另外一种情况。一个找作者做心理咨询的小来访者,因为他爸爸妈妈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有家暴的情况,这个儿子从小就想保护妈妈,但是又保护不了,所以他内心就渴望着“如果爸爸死了就好了”。过了一段时间,爸爸真的出车祸死了。这个孩子来到咨询室的时候,作者就请他玩沙盘,他就在沙盘里面用沙子堆了一个坟墓,可是坟墓里躺的不是爸爸,而是他自己,并且“坟墓”周围放了很多他觉得能够代表内心恐惧、不安和邪恶的物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就是因为过往他父母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父母没有照顾好孩子,导致孩子内在的安全感被破坏,孩子内心的渴望就是想以死亡的方式去终结父母之间暴力的问题。但当这件事在现实生活里出现的时候(就是这个模型中的“生活事件”这个圈),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立刻解读为“这是我的错”,他会觉得爸爸的去世是因为自己内心有过这样的诅咒,所以自己也该死。
妈妈遭受了过往的伤害,以及她同样也要面对这个重大的生活事件,自己还没有恢复过来,她也无法给到孩子恰当的情绪和情感的支持,孩子就在做沙盘的过程中把情绪呈现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把生活事件放到依恋关系之上。因为如果孩子能有安全的依恋关系,就算经历同样的事件,他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那怎么还有集体无意识呢?这就会放大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化背景。虽然我们来自最小的组织单位——家庭,但我们都属于群居动物,需要回到社会里面,这也是很多心理健康标准中会谈到的“社会适应问题”。当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而是一个族群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有族群的文化。这个时候就要从族群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来谈。
比如说,我们在讲安全感的时候,我们还要谈生命教育、生死问题。那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集体无意识中,会觉得谈死(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谈死)是不吉祥的。就像刚才举例的孩子,他已经想要用消灭自己的方式来赎罪,却又因为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不敢把死亡这件事讲出来,如果不是去咨询室找作者做心理咨询的话,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在现实生活里采取这样的行为。
我们现在知道了安全感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像涟漪一样影响到我们的人生。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百分之百有安全感,这个是做不到的。大家不用有过度的追求,也不需要对号入座,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怎么能够一方面疗愈自己,一方面养育出一个更有安全感的孩子。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好的各位家长,我们这一节的课程到此结束,期待您的到来,我们下一节课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