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馨家课堂”第六期,我是教科院附中的杨婷玉老师。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这本名为《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的书。
踏入《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的扉页,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孩子心灵世界的窗。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最深处的需求——那份对安全感的渴望。这本书,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过我们心田,提醒我们重新审视作为父母的角色与责任。
《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它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关于爱与成长的深刻探讨。本书作者林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温暖的笔触,引领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恐惧、不安与期待。她告诉我们,安全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隐形翅膀,是他们面对挑战、拥抱生活的力量源泉。
让我们跟随这本书的引领,学习如何成为孩子心中那座坚实的避风港。在日常的点滴中,用爱、理解和尊重,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因为,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就是给予他们最宝贵的礼物,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自信、勇敢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这本书叫作“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马上就来问:“那怎样才能有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普及的概念。很多人遇到问题,都会觉得是因为对方缺乏安全感,或者自己缺乏安全感。那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呢?
一、安全感相关概念解析
1.内在安全感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经常会感到疑惑的。一方面,我们会觉得安全感很重要;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它。实际上,心理学领域里现在也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答案。其实心理学界最关注这个概念的学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就是提出需求层次论的学者。他对于安全感的大致描述,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面对一些不确定的情况。内在有安全感的人,他觉得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的状况是可以把握的,并且当他面对恐惧和焦虑的时候,他也有信心可以克服。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有安全感的人不是已经消灭了恐惧,而是他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恐惧,来面对真实的自己。通常他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温暖的、安定的、有力量的。这是我们描述的“内在安全感”。也许在外部,他跟我们一样也经历了很多的挑战和不确定,但是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也是安稳的、有信心的。
比如很多人会这样讲“我相信房子能给我带来安全感,所以我一定要买个房子”,或者说“女人一定要多攒钱,因为钱能够给女人带来安全感”,这种就是典型的外部安全感。这就是物质角度的保障。我们讲安全感或者内在安全感,大家觉得是抓不住的,那怎么办呢?就从外部来给自己一些保障。可是也有人会发觉,房子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不安。甚至有的人会说:“再大的房子,还不如我走进某一个熟悉环境的时候,无线网络突然自动连接了。我觉得那个给我带来的安全感比一个豪华房子带给我的感受,还要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
外部的物质保障是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生存下去的基础,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安全感全部都放到外部,那外部环境的任何一点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我们安全感的坍塌。反而是无线网络的自动连接,我们跟某一个地方或者跟某一个人群产生内在真实的关联,会让我们更有安全感,也就是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叫作“归属感”。当他有了归属感的时候,那就不再是外部的物质环境给到的安全了,而是一个人的内在发生了变化。就像《次第花开》里边讲:“有人一无所有,过着无忧的生活;有人在大别墅里,终身逃亡。”
所以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讲怎么能够给孩子内在的安全感,而不是只给他留下一些遗产而已。
2.伪安全感
这书里还提到一个概念,叫“伪安全感”。什么是伪安全感?比如说,日常生活里,有的爸爸妈妈会觉得“这个世界要为我所控,孩子才会是安全的”,就好像手里拿着遥控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掌控当中,他就是安全的。但我们倒推回去看,这一类的爸爸妈妈内在的安全感,就是一种并不真实的伪安全感,因为他把他的安全感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就是“我的整个生活按我的意志来进行,我才是安全的”。当他的控制感被挑战的时候,他的安全感跟孩子的安全感可能都会坍塌,这样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还有一类伪安全,也是生活里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完美主义。这样的一类朋友是把他的安全感建立在“我只有更完美,别人才会爱我”的假设上,就好像第一类人认为“我只有控制了一切,别人才会觉得我是有价值的”。但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所有人眼里的绝对完美,当我们把自我评价放在外部的时候,其实是不可控的。所以这一类人平时看上去滴水不漏,但一旦在哪一点上他感觉可能失败、有差错,他的安全感也就坍塌了。如果他做了爸爸妈妈,他以这种模式去培养孩子,还想把孩子培养到很完美、很优秀,其实孩子也会处于一种伪安全的状态。
书里边有一句话,“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但是我们很多家长脑海中会有一个完美的形象,非要把自己的孩子按照那个模子去打造,最后导致了很多问题。
3.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那么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缺乏安全感,长大了以后会有哪些我们能够看出来的表现呢?如果我们以孩子为例来说,有的孩子会很自信,很愿意靠近人,跟人建立关系,他能保持着好奇心,也很愿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去探索。但是有的孩子就会退缩、紧张,不愿意跟人打交道,稍微有人靠近,他的情绪就会难以控制。还有另外一点,他不敢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里面探索。这就是安全和不安全的部分呈现。
另外,我们可以检查自己,比如检查我们的身体紧张程度。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他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整个身心状态都是安定和放松的。可是我们也会看到身边的一些人,他坐在任何地方都会抱起手或者紧张地一直搓手,坐立不安。这是我们从外部就能观察到的,这与他的内在安全感缺失有关。
再有一类情况是,他在外人面前也许伪装得很好,甚至觉得“我要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方式”,我们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哇,这个人好像很有安全感,他比我们都牛”。但事实上,他内心的独白可能是:“我一靠近别人我就很紧张,所以我要把自己隔离起来,假装我很牛,但其实我内心很不安。”这是一种自大的表现,其实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就是向另外一个极端去发展。
听到这里,相信各位家长对安全感这一词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感呢?这就是下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好的各位家长,我们这一节的课程到此结束,期待您的到来,我们下一节课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