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城中学

导航

文章内容
content
您目前的位置:校园动态>书香校园>正文

【馨家课堂】做智慧家长 助力孩子成长

作者:罗 宇 发表时间:2024-01-26

图片

  温江区光华馨城中学校家长课堂系列微课 


“馨家课堂”第四期

 (五)

 —————

认清家庭教育的本源

建立融洽温暖的亲子关系

/////     

前  言

图片

 —————

为人父母之初,我们都是欣喜激动的。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我们也慢慢从享受愉悦变得焦虑担忧。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们发现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变得陌生并与我们疏远。明明是关心却不被接受,明明是爱的出发却以伤害结束......
为了帮助家长认清家庭教育的本源,建立融洽温暖的亲子关系。学校开设“馨家课堂”,和家长们一起为了孩子的最优发展携手前进。这门课程,每个视频5-10分钟,只要您愿意花几分钟时间用心观看,或许就能改善亲子关系。
《人民日报》提出了“优秀家长”之问,给出了家长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家庭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才能“枝粗叶肥”。“庄稼养根,育人养心”。让我们一起做学习型父母,成为助力孩子演绎精彩人生的优秀家长吧!

/////     

第五课

《新的教养技巧(下)》



 —————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馨家课堂”第四期《家庭的觉醒》,我是光华馨城中学的罗宇老师。首先,特别感谢各位家长一直以来对我们馨家课堂的支持与厚爱。今天,我将会给大家分享本期馨家课堂的最后一节课,家庭教养中新的教养技巧(下)。

技巧四:从干涉束缚到独立自主。

生活中,父母常常担心孩子能不能按照自己所预想的那样将事情做好。作为父母其实是很不喜欢这种担心的感觉,就想尽最大力气要把孩子变成一个让父母放心的人。于是整天碟碟不休地督促他,让他做一个不同的人,不断地向他灌输他现在那个样子不够好的观念。父母讨厌担心的感觉,以为要是督促得足够多,他就会改变,到时作为父母就不用再担心了。换句话说,这一切都跟父母有关。实际上所有的督促都是在利用孩子来解决父母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痛苦的感受、恐惧、担心这些真实的情感是发生在父母身上的,它们对父母来说是真实合理的,并不代表对孩子来说也是真实合理的。不要把孩子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完全裹挟在一起。孩子都还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有自己的情绪,我们作为父母,也一样会有情绪波动,两者不要混淆这一起,尤其是不好的情绪发生的时候不能话赶话,说出很多伤人的话,一旦出口就难以收回。因此我们需要留给孩子一些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

技巧五:从批判到共情。

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参加赛马的亲子户外活动的场景。

孩子说:我不要骑这匹马。我要露西。我只要骑露西! 父母说:我们明白你没有分到露西觉得很难过。但我们可以试着找别的方法,而且……孩子打断了他们:我不要,我现在要回家。马上带我回家!

这一次她开始嚎啕大哭了,引得一群孩子围过来看。孩子不管别人的围观,继续大哭:我现在不想参加了,你们不能逼我去,我要离开这里。 

这时妈妈对她说:你知道吗?要是你今天骑着这匹新马,我们会为你感到骄傲,下周末呢,我们会带你去水上乐园。孩子不为所动,妈妈继续哄着她:然后我们可以去你最喜欢的服装店,去买你一直想要的可爱的小短裤。孩子依然没有回应,妈妈再加大筹码:要是你骑上你的新马,我们还可以带你去吃你最喜欢吃的肯德基。孩子还是大喊:我不管。别理我。我要回家。

这时爸爸开始干涉了,他抓住孩子的手臂,把她拉过来,大声嚷嚷着着:闭嘴,不要哭了!爸爸继续说:参加这个亲子户外活动花了我们好几千块。是你说想参加的。现在,你要不乖乖骑上你的马,要不日后我不会再花钱给你骑马。孩子吓着了说:对不起,爸爸。现在我骑马,妈妈插嘴说,我们现在很失望。我们现在就回去,以后再也不来了。妈妈拉着不知所措的孩子,愤怒地转身离去。

看到这样的情景,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因为父母太宠溺孩子,所以才让孩子变得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实际上在这个例子中父母和孩子都任由自己被焦虑感挟持,使他们看不到其实他们还有其他选择。双方都认为事情完全是对方的错,都被这个想法束缚了手脚。冲突往往就这样发展成为僵局,使我们感到无力改变局面。我们太容易评判对方,认为是我对你错。但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帮助。
如果我们要提高我们对育儿常见陷阱的觉悟,我们不能只是做出对和错的评判。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我们不要只关注行为,而是去问每个人的内心具体经历着什么。我们的行为最终是受我们的感受驱使的。只有深入探究我们的感受,才能发现我们的行为是被什么驱动的,并辨别出需要采取的行动。
虽然刚才那个例子中孩子的父母一开始尝试用教科书上的方法去回应女儿,去与女儿共情,但很明显,他们没有帮助她去处理这一难题。虽然他们看起来很有同理心,但随着问题的升级,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真正地在共情。其实,他们心里早有计划,共情仅仅是一种手段,用来控制孩子去做他们想要她做的事情。
真正的共情不是操纵,而是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这个是挺难的,我们一直担心孩子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容易遭受挫折,但如果我们能考虑到挫折也是有必要的,孩子本身具有足够的智慧,我们只需要开启他们,有时候安静的在旁边听就可以了。 
技巧六: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
孩子出现的纪律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家长缺乏纪律。我们需要干预的是家长缺乏纪律的问题,而不是孩子!如何建立好界限以及制定适合的规矩,是子女教养中更困难的方面。当我们尝试去做的时候,我们总容易变得要不就太严苛,要不就太松散,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为孩子的茁壮成长创造恰好合适的条件。
      孩子的生活需要有框架,有可预见性。每天基本的日程需要由家长来制定,这个日程需要为孩子的特殊需要量身订制,同时也必须服务于整个家庭。然而在这个框架下,还需要为孩子的率真天性与即兴游乐保留大量的空间。当意料之外的情况或事件发生时,孩子难免会有某种程度的别扭。在这些时候,家长必须肩负起调和孩子情绪风暴的重任,毕竟那是孩子们面对剧变和混乱时难以避免的情绪。
      要是我们能给孩子制定清晰、连贯、为他们着想的规矩,我们就无须采取任何带有惩戒性质的育儿策略。我们缺乏对规矩的理解,也不知道如何去建立规矩,是导致家里出现混乱和争吵的根源。无论我们喜不喜欢,要实现家庭的和谐,掌握制定好规矩的艺术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我们有许多人在设定界限和订立规矩方面毫不手软,也有很多人对定规矩浑身不自在。然而,做好这件事太重要了。正如我们与孩子建立联系使他们感觉安全自在,建立健康良好的规矩也能让他们感到安心。
好的规矩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服务于你和孩子更高层次的自我;第二要有商榷的余地。因此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我们不妨试一试建立开放民主的机制,更多的通过协商来达成共识。
本期的馨家课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家长长期以来的陪伴,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敬请期待下一期馨家课堂,家长朋友们,下期再见!
 




/////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