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城中学

导航

文章内容
content
您目前的位置:学生天地>学生风采>正文

【馨家课堂】做智慧家长 助力孩子成长

作者:罗宇 发表时间:2023-11-22

图片

  温江区光华馨城中学校家长课堂系列微课 


“馨家课堂”第四期

 (二)

 —————

认清家庭教育的本源

建立融洽温暖的亲子关系

/////     

前  言

图片

 —————

为人父母之初,我们都是欣喜激动的。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我们也慢慢从享受愉悦变得焦虑担忧。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们发现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变得陌生并与我们疏远。明明是关心却不被接受,明明是爱的出发却以伤害结束......
为了帮助家长认清家庭教育的本源,建立融洽温暖的亲子关系。学校开设“馨家课堂”,和家长们一起为了孩子的最优发展携手前进。这门课程,每个视频5-10分钟,只要您愿意花几分钟时间用心观看,或许就能改善亲子关系。
《人民日报》提出了“优秀家长”之问,给出了家长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家庭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才能“枝粗叶肥”。“庄稼养根,育人养心”。让我们一起做学习型父母,成为助力孩子演绎精彩人生的优秀家长吧!

/////     

第二课

《教育的七大迷思》上



 —————


向下拉动阅览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馨家课堂”第四期,我是光华馨城中学的罗宇老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对待子女的家庭教育上,我们应当有一些新的觉醒。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看看家庭教育中的七大迷思(上)。

好多家长都有一种感觉,说:“我的孩子就是故意气我。”比如,哥哥打妹妹是在故意气我;他不写作业是在故意气我;他明明会做这个题,他说不会做,是故意气我。请注意,孩子实际上根本没工夫故意气你,孩子只是在做他自己。孩子不会做作业,或许他就是忘了,或者他就是不会做,他根本没有想过要故意气你。但是,为什么家长会有一种孩子是故意气自己的感觉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头脑当中有着很多反应触发点,这个反应触发点像膝跳反应一样,只要孩子一出现某种行为,父母就被点着了,跟点打火机似的,就是这么简单。而这个反应触发点来自我们头脑当中很多关于教育的一些迷思。

第一大迷思: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我们很多家长是不是经常讲“还不都是为了你,我们还能为了谁”。当我们认为教养都是为了孩子,对孩子的很多期望都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我们不说出口,孩子也能凭直觉感受到我们想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的幻想。的确,有些孩子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取得了成功,但并非每个孩子都是这样,另外许多孩子则被压力压垮了。
    孩子不能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要么是因为那和他们的内在天性相违背,要么则是因为那根本不符合他们内心的愿望。我们的失望会对孩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许多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满意的要求,常常经受着负罪感的折磨。因此孩子也常常寻求方法来摆脱这种自责。他们也许在上课时开始变得心不在焉;在生活中容易爆发愤怒,甚至把愤怒转化为某种形式的自我伤害。当孩子经历这般感受时,他们不得不与自己的父母疏离。试想一下,如果别人不断地告诉你,你应该变成另一个样子,你会有什么感觉?很自然,你也会感到迷惘。很快,你和爸爸或妈妈之间就产生了隔阂,阻断了你们之间的联系,当父母进一步催促你做他们认为你应该做的事情时,你们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大,以致难以修复。

教养的核心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孩子本身具有足够的智慧,我们不需要以我们自以为的知识去教育他们,反而是我们需要拨开心中的尘埃,我们需要学习并成长为合格的父母。比如说阅读习惯的养成,那么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是在耍手机还是读书呢?

第二大迷思: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

大家有没有发现,整个社会越来越竞技化了:学乒乓球越来越早,学弹钢琴越来越早。为什么?因为我们开始走上了竞技化的道路。大量的家长都是逼着孩子学,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子弹钢琴,妈妈拿着鸡毛掸子站旁边敲,这孩子还会有什么兴趣弹钢琴?为什么大量的家长会这么玩命地让孩子去参与竞争呢?因为我们头脑当中有一个错误的想法:一个人只要在童年的时候排在你前边,那么这个人大概一辈子都排在你前面。但是你们只要做一个很简单的回忆,回顾一下你们上学时班里的排名,跟今天你们的生活状态是不是一一对应的,你就明白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人生有很多起伏错落的过程。

若把孩子的能力比喻成五根手指,外在成就例如学习成绩,兴趣特长只是“小拇指”,其他四根手指分别代表不同的关系,首先是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能不能跟自己和谐相处(这是大拇指);然后是与家人的关系(这是食指);再是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中指);最后是与各种目标的关系(这是无名指)。这五根手指是一个人受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但是现在家长们把它们反过来了,把“小拇指”(外在成就)看作唯一,整天带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参加各种比拼,考证,觉得童年只要领先,这一辈子似乎都能够领先。我们过度最求外在的成就,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东西,比如真诚,善良,快乐。

第三大迷思:孩子有好坏之分。

受到童话故事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常把孩子分为“好”孩子和“坏”孩子。好孩子是那些听话、好学,能够安静坐着、注意力集中的孩子。社会认为“好”孩子就是那些不爱惹是生非,最好是有礼貌、懂得自我控制的孩子。换句话说,当我们仔细看时,可以发现,好孩子的“好”,是以他们的行为有多么配合我们的生活来衡量的。同样,被贴上“温和”标签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使我们的生活很容易。那些“顺应主流”的孩子受到称赞,是因为他们遵循的是我们的规矩。我们很自然地发现,顺从的孩子更容易相处。我们爱“好”孩子,因为他们使我们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由于他们不会迫使我们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总是用更优厚的待遇来奖励他们。而那些我们眼中的“坏”孩子,是过分好动,容易分神,爱吵闹,爱顶嘴的。这样的孩子常常不听话,把事情弄得很糟糕。不“听话”、爱打闹,或者态度“不恭敬”的孩子会受到惩罚。暴力行为总是不对的,家长们必须马上处理它。然而,家长们越是想扑灭这些行为,越是会用极端的手段,最终导致孩子怨恨情绪增长。显然,家长们常常反应过激,是由于孩子的行为没有尊重他们的安排,扰乱了他们的秩序感。

当我们把孩子的行为作为衡量“好”或“坏”的标准时,我们对他们就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事实上,在行为上,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要比我们对自己、对配偶或者对朋友的要求还要高。

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我们用来描述孩子行为的典型标签,很多家长为了回避对自身的反思,他们的办法是给孩子贴标签。以此来回避来自父母自身的问题。孩子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孩子很多外显的行为表现是从我们父母身上学到的,需要反省的更多的是我们父母自己。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今天的馨家课堂就分享到此,感谢您的聆听,我们下节课的主题是教育的七大迷思(下),期待您的到来。 

 





/////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