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城中学

导航

文章内容
content
您目前的位置:教育科研>课程建设>正文

以文润心,提升文化育人功能-光华馨城中学《以文育人,初中课程中的巴蜀文化》编写工作会纪实

作者:吕思文 发表时间:2023-07-11


以文润心

提升文化育人功能

《以文育人,初中课程中的巴蜀文化》

编写工作会纪实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教学育人全过程,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必将更好引导中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图片



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实现以文育人的根本宗旨。近日,成都师范学院、温江区光华馨城中学校两校教师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梁红编辑齐聚馨城中学,积极热烈的开展了《以文育人,初中课程中的巴蜀文化》编写工作会。

图片

成都师范学院  卢雄 教授

成都师范学院卢雄教授首先强调了本书编写的理念:本书以本土文化为载体,通过本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的形式,用文化涵养品格,用精神振奋人心;让文化融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准自身定位,明晰人生方向,在奋斗中实现价值。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目标。

同时卢教授也提出以下建议:

内容:

应依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进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实施。深度挖掘不同版本教材中巴蜀文化元素,注意各版本本土文化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同时着重关注巴蜀红色文化中体现的巴蜀人文精神,真正落实以文育人的目标。

语言及结构:

加强语言的凝练,注意内部材料之间的逻辑性。

形式:

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本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可读性。

其他:

注意内容的原创性,真实性。




图片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省心理学会,胡韬教授

胡韬教授从书籍定位和内容的选取上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本书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学科融合的形式,讲述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将自我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文化育人目标明确,学科融合形式新颖。
同时胡教授也提出以下建议:

内容:

注意内容之间的统一性和逻辑性。如:先介绍巴蜀名人的人生发展、突出事迹、后世影响,再到对学生启发,学习的精神及成就等。

其他:

可通过“成都市图书馆”电子图书和数据库来丰富素材,创新内容。严格杜绝原搬原抄。


图片

成都师范学院  涂老师

成都师范学院涂老师对于本土文化内容选择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针对本书内容部分给予了详实的建议。涂老师指出,可将“文化名人,名胜风景,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标题语言进行优化和凝练,应凸显特色同时做到有针对性。


图片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梁红编辑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梁红编辑指出:图片以及典故可通过“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进行搜集整理,图片及典故的选择要重视导向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最后,杜雪红校长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杜雪红校长对成都师范学院课程团队给予的专业引领致以诚挚的感谢;对馨城中学教师们辛苦的付出也给予了高度赞扬。杜校长指出,这是馨城中学教师的第一本书,定将是“最难”的一本,但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实现以文育人的教育目标,同时也能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更是馨城人的梦启航。


图片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