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城中学

导航

文章内容
content
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馨家课堂】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下)

作者:段友金 发表时间:2024-05-27



  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家长课堂系列微课 


“馨家课堂”第五期

-->

认清家庭教育的本源

建立融洽温暖的亲子关系


前  言

图片

 —————

为人父母之初,我们都是欣喜激动的。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我们也慢慢从享受愉悦变得焦虑担忧。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们发现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变得陌生并与我们疏远。明明是关心却不被接受,明明是爱的出发却以伤害结束......
为了帮助家长认清家庭教育的本源,建立融洽温暖的亲子关系。学校开设“馨家课堂”,和家长们一起为了孩子的最优发展携手前进。这门课程,每个视频5-10分钟,只要您愿意花几分钟时间用心观看,或许就能改善亲子关系。
《人民日报》提出了“优秀家长”之问,给出了家长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家庭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才能“枝粗叶肥”。“庄稼养根,育人养心”。让我们一起做学习型父母,成为助力孩子演绎精彩人生的优秀家长吧!

/////     

第三课

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下)



 —————



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馨家课堂”第五期第三课,我是教科院附中的段友金老师。很高兴又与各位家长相约于馨家课堂,本期课程将会继续为大家讲解《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下)》,上次为大家讲解了第三部分依恋关系的重要性。现在我将为各位家长讲述第四部分。

教养,一种权利关系。

这本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提到,父母的教养并非每一次都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它定义了父母的教养应该具备的权利性质:父母真正缺乏的,是教养的“动力”。这种动力并非单纯的爱、教养知识、专注力或教养技能,而是教养的权利。父母行使教养权利并非基于孩子自身的需求,而是取决于孩子是否渴望父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要使教养发挥有效作用,需要三个要素:有需求的依赖者、愿意承担责任的成年人,以及孩子对成年人的正常依恋。换句话说,父母教养的权利并非取决于孩子对您的依赖程度,而是取决于孩子是否将您视为他们的依赖对象。问题在于,家长们经常认为父母拥有教养孩子的权利和责任,因此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首先会归咎于问题本身。然而,一旦遭遇问题,孩子往往会站在与家长对立的一面。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发现问题时,是否总是想立即解决它?好的,如果您把它当作问题并希望解决它,那么请问孩子是否站在了您的对立面呢?换句话说,解决问题往往意味着将对方视为对立面,而当您尝试解决它时,您可能并不是在行使教养的权利,而只是认为自己有责任这样做罢了。

权利又是如何赋予的呢?如果一个孩子对您的依赖感不够强烈,那么您的威信在孩子面前可能真的难以树立。

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就像我们作为老师,经常告诉新来的老师,你知道吗?让孩子喜欢你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孩子会愿意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学习。所以,家长们也一样,如果一个孩子已经不喜欢你了,想要与你断开联系,感觉不到你的关注和爱,那么请问你想行使的教养权利,孩子会愿意承认吗?

许多父母感到困惑,他们给了孩子那么多好东西,那么多爱,为什么孩子总是不给予他们期望的回应呢?

在讲述这本书之前,我做了一个调研。我在多个老师的朋友圈发了一个问题,询问:“在育儿过程中,你最头疼的教育问题是什么?”大部分家长的回应都是“孩子不听话”“不听劝”“不愿意配合”“不跟我站在同一条阵线上”“跟我吵架”“他有他自己的想法,特别有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方式,而教育的本质在于,当你们的关系达到足够的亲密度后,孩子愿意参考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并为自己找到生活的方向。但如果我们无法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联系,我们又如何能够指手画脚,告诉他们什么是对或什么是错呢?

书中还强调了一点,每个父母都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即你可能在付出爱的同时,得不到孩子的回应。或者当你付出很多时,孩子可能只是冷漠地旁观。他可能会不在乎,不觉得重要,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每个父母都会经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当我们试图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孩子,或至少与孩子达成共识时,孩子会给出更多他们自己的想法。此时,如果关系良好,他们可能会说:“我参考一下。”“你这样说好像也有道理。但我是不是这么想的,你让我再想想。”因为孩子也会犹豫,承担责任的是他们自己,但他们可能并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那么他们该如何选择呢?

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跟我说:“老师,我真不想学习。”我说:“那你为什么现在还很努力呢?”他说:“我妈会难过。”我又问:“那除了你妈妈,还有为别人吗?”他回答:“其实也没有了。”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要把孩子的想法想得非常伟大或非常复杂,也不要以为他们真的明白了未来即将经历什么。没有经历之前,孩子是不可能完全明白的。他最多是通过与你建立了紧密的链接,发现生活对你来说也很痛苦,或者你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你坚强的一面让他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体验这样的感受。

就像抖音上一个很火的视频说的:“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孩子学习的想法也好,或自己有一个原动力,想要去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好,其实这些都跟是否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息息相关。

因此,分析你们之间的问题时,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我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好吗?我与孩子之间真的紧密吗?我们最常问的问题如:请问你的孩子喜欢什么颜色?请问你的孩子最喜欢穿什么样类型的衣服?请问你的孩子最喜欢吃什么?如果带他出去,他最喜欢买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且现实,但基本上父母双方总有一方是答不出来的。

所以,当孩子跟父母中的某一方之间的关系不和谐时,矛盾就会产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父亲和母亲应该始终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底端的,把这个三角倒过来,两边是父母,孩子在底下,这才是正常的家庭排列顺序。

但问题在于,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丧偶式教育。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如果他始终不在这个家庭当中,总是游离于家庭之外,那么他的某些负能量,就会使得在家的这一方家长和这个孩子,成为某种情绪的受害者,或是想要帮助对方脱离这种情绪的保护者。

打个比方,我们经常会抱怨另一半。如果是父亲常年不在家,他可能会经常向母亲发牢骚,说应该如何带孩子。这时,他传达出来的意愿就会影响这个母亲日常的状态,比如母亲会说:“今天我老公又抱怨我了,我心情不好,好难过。”当孩子发现母亲很难过时,他就会慢慢转变成母亲的保护者。而母亲的保护者这个位置,原本是属于父亲的。孩子就会在整个家庭结构中,把父亲慢慢从这个家里排挤出去。

当父亲结束工作,或外派结束后回到家里时,他可能会发现家里的关系不对,好像他应该和妻子处于同频的位置,但为什么孩子对他一直有敌对状态呢?因为这时,孩子扮演了保护者的角色,他想要帮助常年不在家的父亲,或是替代常年不在的父亲,使母亲更加开心、更加快乐。而这种情结在心理学上也有专门的解释,就叫作俄狄浦斯情结。

所以,当家庭中的某个成员与我们关系疏远,与我们的联系断裂时,整个家庭的关系就会一直出错。而您如果想在这时候行使教育的权利,没有人会去探究您究竟是否是为了孩子好,而只会听到孩子说“我怕爸爸”,或是“我担心”,或者孩子会站在妈妈的立场上,觉得什么好就先尝试一下或挑战一下,试过没用就干脆放弃了。

因此,整本书的底层逻辑就是想告诉您,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所有的行为问题,其实都来源于关系。好的,各位家长,本节课的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将会为大家讲解关系问题所导致的行为问题。期待与您的再次相见,下期再见。